022—23310338

022—23305038

  • 应诊时间:上午 8:00-12:00     下午 2:00-5:00
小儿营养性贫血继发心肌损伤的观察和治疗
来源:天津老中医医院 | 作者:李一卿 | 发布时间: 2021-07-25 | 2756 次浏览 | 分享到:


摘要由于近年来我国儿童营养性贫血(NAC) 发病率在40%以上, 笔者通过临床统计近十年资料发现, 我国NAC儿童继发精神和心血管疾患与往年比较, 出现较早、较严重,尤其继发心肌损伤更为突出,心电图异常较明显。通过1180例观察,其与贫血程度、贫血时间成正相关,并以学龄期儿童继发率最高。通过针刺内关、足三里对学龄期营养性贫血继发心肌损伤150例儿童的治疗,取效很好。

 

关键词营养性贫血心肌损伤针刺治疗

 

营养性贫血(NAC) 目前仍为我国儿童时期的多发病,通过连续十年的统计,其发病率占儿

科门诊的40%左右。国外医学早已证实NAC对儿童危害最大的为影响儿童的精神和神经发

育、继发心血管疾患。我国医学一直认为,我国NAC儿童器质病变出现较晚, N系统症状出现较特异,但通过笔者临床统计资料说明,近十年来, 尤其进入九十年代以后, 我国NAC儿童继发精神和心血管疾患与往年比较,出现并不晚且表现严重。其临床除见贫血相应症状外,还表现精神发育减退,精神不振,记忆力不集中,条件反射不易形成等,并突出在较年长的儿童中伴有“憋气”一症,以及乏力、下眼睑晦暗不泽、睡眠多梦、学习成绩下降等。此时心脏听诊可在心前区闻及收缩期Ⅰ级杂音,心律不齐、心跳加快、心音低钝等。心电图报告可提示心律失常、心动过速、心脏N调节功能失常及心肌损伤,其中心肌损伤是近年来NAC儿童最为严重的继发病。其典型的ECG检查可表现为IavFV3V5等导联的ST段下移,T波的低平或倒置; FCG表现为心电主功率(HALF) 胸导、肢导均为“+”,此时儿童以憋气为主的临床症状表现明显。通过近5年对1180NAC的观察,其继发心肌损伤的比例有逐年增加的趋势。

 

情况见表1

 

15年来继发心肌损伤的比例情况

 


NACn

继发心肌损伤n

比例%

1992

211

10

46

1993

248

26

105

1994

196

40

204

1995

274

57

208

1996

251

72

287


从表
1可以看出1992年此继发症占NAC4.6%,而1996年已达28.7%,继发比例明显上升。经对继发心肌损伤儿童贫血病史的追查发现,其与贫血时间有着密切的关系,见表2 


2继发心肌损伤与贫血的关系



 

贫血时间

贫血n

继发n

继发比例%

<1

91

5

55

<6

365

34

93

<1

483

78

16

<1

241

88

365

 

 

从表2数据中可以看出,儿童患营养性贫血在1月以内继发心肌损伤比例较小;病程在6个月以上继发比例即明显增加;贫血时间超过1年已有1/3以上患儿继发了心肌损伤。

 

在临床中, 笔者发现患NAC儿童继发心肌损伤与贫血程度亦有密切的关系,见表3

 

3继发心肌损伤与贫血程度的关系

 

贫血程度

贫血n

继发n

继发比例%

674

48

71

431

118

273

75

39

52

 

另外从临床累计的资料中发现, NAC儿童继发心肌损伤在不同年龄组有着显著的差异,

见表4

 

4继发心肌损伤与不同年龄差异

 


贫血n

继发n

继发比例%

0-1

108

4

37

2-6

406

37

91

7-12

512

136

266

13-14

154

28

181

 

从表4中可以看出, 较小儿童患NAC后继发心肌损伤的比例很小, 而学龄期NAC儿童继发心肌损伤最为严重,并尤以小学时期更为突出, 均有%以上的NAC儿童继发了心肌损伤。在本组统计资料中, NAC儿童继发心肌损伤男、女比例无明显差异。

 

总之, 通过近5年对1180NAC儿童的观察及其临床资料的总结,说明了以下5个问

题。①与以往诸年我国临床医学公布的资料比较,近5年来我国儿童患营养性贫血后,影响精神和N发育,继发心血管疾患并不晚,比例也很大,应予以高度的重视;②心肌损伤是近年来我国儿童患营养性贫血后继发的最严重的心脏疾患,其临床症状突出,心电图改变明显,对儿童的身、心健康有着严重的危害;③继发心肌损伤与贫血时间成正比,贫血时间越长、继发心肌损伤的可能性越大,提示迅速改善血象,纠正贫血,是杜绝继发心肌损伤的关键;④继发心肌损伤与贫血程度有直接的关系,轻度贫血心肌受累较轻;贫血越重,心肌受损的比例越明显,心肌受累的程度亦越重; ⑤学龄期NAC患儿, 极易继发心肌损伤,提示心脏负荷加重,心肌劳累是继发症的内在因素。

 

通过本组1180例的观察,笔者认为,近年来NAC儿童继发心肌损伤增多, 一些儿童初患轻度营养性贫血时即出现心脏受累的症状及心电图的异常,其原因主要由于大多儿童饮食精、细,结构失调,造血材料不足,脾胃功能不健,气血生化无源,血虚气弱,心失所养,尤其是学龄期儿童,学业繁重,劳心伤血,给养不足,致使心脏功能损伤。

为此,近年来笔者采取针刺疗法,治疗NAC儿童继发心肌损伤之症取效满意, 现报道

如下。

 

1、临床资料本组150例中,均为学龄期儿童,年龄为6~14岁,其中6~964例;9~1264例; 12~1422例。均为NAC患儿并伴有主要症状——憋气一症,心前区听诊闻及收缩期I级杂音110例占73.3%;心律不齐62例占46%;心跳加快36例占24%;心音低钝18例占12%。心电图检查,全部符合心肌损伤的标准

2、治疗方法采用针刺疗法,取双侧内关和足三里穴。运用呼吸补泻手法,内关刺5分,随呼吸进针,以手臂轻微发麻为度。足三里刺5~15分,进针后以双下肢略感酸胀为度,行针15分钟,隔日治疗1次,6次为1疗程。

3、治疗结果全部获愈。治疗后心电图恢复正常时间,1个疗程后为10例占6.7%2个疗程

46例占30.7%4个疗程后94例占62.6%。其主症——憋气的消失较心电图改善为快,其中最短7天,最长30天。心电图正常后,血象恢复正常134例占89.3%,其他体征的改善也较满意。

4、讨论小儿NAC并非危重病症, 近年来其发病率一直很高,但大多以轻度、中度居多,

但继发N及心血管疾患却是不容忽视的,因其能严重地影响我国儿童的身、心健康,故而治疗必须迅速、有效。用针刺以轻补手法,笔者有以下体会。

 

针刺对儿童较难实施,选穴必须少而精。本组所选内关穴,为手厥阴心包经之络穴,心包经是心的外围,具有保护心的作用,其经脉下膈络三焦,与其相表里,可宣通三焦气机。内关又为八脉交会穴之一,通阴维脉,专疗心胸疾患,故而可宁心安神,调节心包经的气血。有研究证明,针刺内关可增加心力系数(针刺30人,针前均值为1.61×10mmHg/s², 针刺后均值为2.45×104mmHg/s²) 加强心肌收缩的功能。足三里为足阳明经“合穴”,是保健要穴,可强身补虚,调理气血,扶后天之本,资生化之源。针刺此穴可促进白细胞吞噬指数上升,增强儿童的免疫功能。二穴相配,即可增加心肌功能,又可使心脏活动的能源充足,起到了有效的协同作用。

 

小儿机体脏气清灵,易趋康复。治小儿病,尤其是虚性疾病,应着重恢复自身脏器的功能。本组采取呼吸补泻手法,以顺其小儿呼吸,轻施补法,意在调动小儿机体气血、阴阳之不足,鼓舞正气,使低下的心脏功能恢复正常,不仅改善体征、心电图恢复正常,血象亦得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