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九八七年伊始,王季儒、李少川、孙少山、王敏之、董国立、董建仁、朱纯一、高象新…,一众熟读典籍,经学致用的名医圣手,汇聚于桂林路十一号,小小院落中从此人头攒动,而诊室内名牌间又总保持着几分静谧,各位名家传人慧擅其用,把深奥化为精妙,君臣佐使斟酌间忡忡然化为欣欣然,正应了先哲云“技当近仙,性当似佛,方可为医”。
一九五二年以降,赵寄凡、 陆观虎、董晓初、顾小痴、何世英、杨浩观、哈荔田代表南北流派的鸿儒巨匠陆续抵津,相互辉映,各施绝技,启智、教化、普惠众生,天津中医诊疗、中医教育、学术融合得到空前发展,开启了气象万千、人才辈出的时代。
一九二二年前后,西学东渐日盛,面对中医存废之争的艰难时刻,以施今墨为代表的一批学贯中西,秉承精粹的仁人志士挺身而出,合力推崇传承,弘扬广博,创办国医学院,树立经典,承蒙百家,挖掘培养英才,以彰中医功效,以惠百姓福祉。津门众弟子追随效法,助力薪火相传。
如上所溯,无意于述史,更在于感怀,感怀老中医医院初创者的的眼界和襟怀,他们深谙天道,勇赴担当,遵循宗师法则,宽容门派之歧,推引各类技法、各家渊识,竞秀于此,使得各美其美,美美与共,使得各施其绝,各起其缘,三十五年来,万千疾苦化解于无形,简便廉验,善莫大焉。
回首百年,无非一脉相承,例证当下,必循道统规律,中医学的精要根植于几千年,始终恢宏的中华文明,其理真,其源渊,其用验,颠扑不破。如今老中医医院与各界一道共襄中华复兴之伟业,必将诚意守护十六字办院宗旨,秉持传承、融合、凝聚的优良传统,极致发挥中医药最本真的神韵。
近年来,老中医医院各学派传人不断涌现,青年才俊济济一堂,假以时日,历经磨砺与涵养愈发熠熠生辉,光彩夺目。随着伟大复兴的进程乃至实现,老中医医院依然是一块沃土、一所圣殿,必将不断呈现中华医药应有的、曾有的乃至未曾有的神奇高远,老中医医院未来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