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初伏,我院应约与其他医疗单位共同举办了一场健康普及活动,王慧芳医生现场义诊,并为到场的人们讲解了夏季养生的相关常识。
图片
王慧芳医生现场义诊
在讲座中,王大夫以“天人相应”为基点,展开详解。
所谓“天”,“夏三月,此谓蕃秀,天地所交,万物华实”。
所谓“人”,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使志无怒,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
所谓“天人相应”,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

王慧芳医生为患者解答问题
欲得养生之道,必先遵循天时为圭臬,法度有秩,方可谦得,此乃中医之至理,举凡受气益者,概莫能外。
之所以于初伏之时,我们对外进行义诊讲座,其实也是应了天时之说,夏季正是借天时排寒气的时候,将此之良机奉予大家,也是功德一件。在王大夫看来,三伏天地面最热,地下最寒,如同人体一样,浮热于体表,体内却可能一片阴寒。故而夏季过度受冷,不但无益,反而有损,陈寒不去又添新寒,年复一年,寒邪积于体内形成疾病。
因此,王大夫深切提醒各位,夏季应注意以下几点:
1、避寒就温(饮食、居处、用药)
2、少生多熟(蔬菜、瓜果)
3、冬病夏治(三伏贴、寒证)
4、芳香避“秽”(情绪、饮食、卫生)
5、代茶饮、运动方式等因人制宜,辨证、辨体质
6、中医精髓之“辨证论治”
此外,她也将一个祛暑化湿的小方奉予各位:
太子参15g、干姜10g、藿香10g、苏叶10g(后下)、茯苓10g、陈皮10g、葛根15g、荷叶10g(一周2副,水煎服)
以上述方剂服用数日,可化解暑湿。

秦惠玲院长现场发言
整个活动进行得差不多的时候,在王大夫的义诊中落幕,到场嘉宾也在王大夫的知识灌输后对于自身的日常习惯偶有觉知。中医是我们祖国的国粹,其中所含之内法也可视为性命之学。而在西风东渐的思潮下,我们作为中国人已然将其忽略,这是知识界的一大缺陷,更是整个社会的一大缺陷。作为中华文明的瑰宝,中医除了专业院校外,其他教育组织及社会机构对其毫无认识,这又何来发展?
作为天津的一家老牌民营医院,老中医医院一直致力于中医的普及和推广,就这点而言,我们的一些老主任、知名专家早已身体力行,今后,我们也会涌现出一大批后起之秀,在中医行业中不断地注入活源,让老百姓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