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23310338

022—23305038

  • 应诊时间:上午 8:00-12:00     下午 2:00-5:00
中医治疗咳嗽案例
来源:天津老中医医院 | 作者:周德湘 | 发布时间: 2021-08-07 | 912 次浏览 | 分享到:

马××,男51岁,干部

咳嗽两年,干咳无痰、咽痒,尤其夜间因咳嗽影响睡眠质量,于他处中西医久质不愈,后至天津老中医医院治疗四周,咳嗽逐渐平息,巩固治疗后痊愈。


咳嗽是一个症状,不是一个疾病。最轻的病如伤风感冒,往往出现咳嗽;最重的病如虚损劳瘵,亦往往会出现咳嗽。说明它却是一个常见的症状,更说明招致咳嗽的病因病机是相当复杂的。惟其如此,所以历来的医家都认为咳嗽是个难于治疗的病症。


《素问》咳论在提出:“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之后,并分别叙述了五脏的咳,六腑的咳,脏腑互为影响的咳,以及外感于寒,内伤于饮的咳嗽等,比较全面地揭示了对咳嗽辨证的理论基础,而且用于临床还是极其有指导意义的。但是,五脏六腑之咳和外感内伤之咳,又是互为联系而不可分割的。外感之咳,其重点在肺,以皮毛与上焦,气分,都是肺脏所主,而肺为娇脏,位居至高,为清虚之器,一物不容,秋毫无犯,斯足以维系其宣发和肃降的生理功能。如果六淫之邪自外而入,肺则首当其冲,不独火热刑金,可以使之气逆而为咳;即使风冷金寒,亦足造成饮聚而为嗽。肺邪不解,他经亦病,外邪伤肺的传变大致如此。内伤之嗽,每每由七情饥饱所伤,或者开始微嗽而渐以甚,或先因久病而嗽。


诸病之中,惟咳嗽之病因各殊而最难愈,治或稍误,即遗害无穷。余以此证考求四十余年,而后始能措手。其病因、病理、脉舌及并发诸种兼证,又极复杂多变,必须运用四诊八纲,综合分析,按证求因,审因论治,始能期于无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