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23310338

022—23305038

  • 应诊时间:上午 8:00-12:00     下午 2:00-5:00
中医治疗甲亢案例
来源:天津老中医医院 | 作者:周德湘 | 发布时间: 2021-08-07 | 760 次浏览 | 分享到:

卢××,女,25岁,研究生在学

甲状腺机能亢进,患者清瘦,一个月体重下降5公斤,烦躁、汗出、心慌、心率112次/分钟,易饥饿、大便稀4-5次/日、乏力、甲状腺功能T3/T4/FT3/FT4均升高,治疗三个月后上述症状消失,体重增长2公斤,甲状腺功能恢复正常,配制丸药巩固疗效3个月。


瘿病是以颈前喉结两旁结块肿大为主要病征的一种疾病。


《诸病源候论》说:“瘿者……初作与樱核相似,而当颈下也。皮宽不急,垂捶捶然是也。患气结成瘿者,但垂核捶,捶无脉也。饮沙水成瘿者,有核瘟瘟,无根,浮动在皮中。”民间称为影袋、大脖子。


瘿病主要包括现代医学中的单纯甲状腺肿、甲状腺功能亢进;还包括甲状腺瘤、甲状腺囊肿等甲状腺肿大的疾病。


病因病机


瘿病的发生,与水土因素和气机郁滞的关系较为密切。《诸病源候论》说:“瘿者由忧患气结所生。亦曰饮沙水,沙随气人于脉搏结颈下而成之。”“诸山水黑土中,出泉流者,不可久居,常食令人作瘿病,动气增患。”可见,本病由长期饮用沙水,加之忧思郁怒气结而生。肝气郁结不畅,气滞不能运行津液,津液乃凝聚成痰,且气滞日久,则血亦瘀滞。于是气、痰、瘀三者壅结于颈前,以逐渐肿大而成瘿病。若痰气郁结,日久化火,火热上炎,则出现心肝火旺的症状;如病程较久,火热销烁阴精,则可形成火热阴伤的证候。


辨证施治


本病临床表现,以颈部有瘿肿为特征,治疗以化痰软坚,理气散结为基本原则。病久见火郁阴伤者,当清火养阴。